古代皇帝的谥号、庙号、年号、尊号有什么区别?

发布时间:2020-01-22 14:53发布者:翻历史网

论及姓名与政治的关系,皇帝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类人物。大致说来,皇帝的称号可分为谥号、庙号、年号和尊号四大类。

谥号

拿个熟悉的皇帝来举例子,比如:李世民我们一般称呼李世民为唐太宗李世民,其中的太宗就是李世民的庙号,李世民执政的时候是贞观年,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,而谥号评价李世民的是非功过,在死后根据他生前的所作所为给出的一个具有评价性质的称号!李世民最初的谥号是文皇帝,高宗加谥文武圣皇帝,到了唐玄宗又加谥为文武大圣皇帝,直到天宝十三年最终的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!

对先秦时代的帝王,后人一般都以谥号相称,如周文王、周武王、鲁庄公、齐桓公、魏文候、起武灵王、秦襄公等。秦朝取消了谥号,汉朝重新恢复。此后直至晴朝,人们对死去的皇帝,仍习惯称其送号,例如汉文帝、汉武帝、汉灵帝、晋惠帝、隋文帝等。特别要说明的是,从汉高祖刘邦之后的惠帝刘盈开始,两汉帝王的谥号中大多有一“孝”字,只有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例外。

在古代,有资格得到谥号的,不仅仅是皇帝。诸侯大夫、文武百官、皇后、妃死后,也可得谥。但庙号和年号就不同了,它们完全是皇帝的专利,绝不容他人染指。

古代皇帝的谥号、庙号、年号、尊号有什么区别?

庙号

庙号出现在汉初。但是,作为一种专有名称,“庙号”却迟至晋代才见诺典籍。《晋书•武帝纪》中“庙号世祖”的记载,是它首次亮相。东晋以后,每一皇帝死后另立一庙专供祭祀的格局被简化,改为在一座太庙内分室供奉历代皇祖。

因此,这时的庙号,从严格的意义上讲,已经不再是“庙”之称号,而只是庙内之“室”号,或者更直截了当地说,就是室中所供奉的亡君牌位上的称呼。这样一来,庙号就由纪念死去帝王的建筑物的称号,实际转换成这位死去帝王本身的称号。

年号

年号本来的意义,是一种纪年方式。新的皇帝即位,必须立一个新的年号,用以改换前一个皇帝在位时的纪年顺序,同时也表明白己正统地位的确立。由于新皇帝和新年号之间的对应关系,所以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将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号来看待和使用。

尊号

皇帝尊号始于唐代,武则天加尊号曰“圣神皇帝”,而且一再追加颂扬之词,曰“金轮圣神皇帝”,“越古金轮圣神皇帝”,“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”,“天册金轮大圣皇帝”,等等。

请注意,尊号是皇帝在世时由臣属建议而立的(死后也可以追加或改动)。这就为拍马之徒提供了一种十分便捷的方式,同时也就决定了尊号往往都是贴金滋美之词,叠床架屋式的堆砌。即便是昏庸领顶之辈、恶贯满盈之徒,也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一顶顶光彩耀眼的冠冕。

展示推广-翻历史网展示位

精彩图文

热门精选

友情链接